渐说罗马史,长期不懈更新

3世纪的皇帝绝对属于高危职业,意外死亡率高达99%,只有塔西佗一人死老死,还是因为他在位时间不长。 比这还惨的恐怕只有韩国总统了。

# 724 thomas19851026 2019-02-08 08:33 楼主

# 725 thomas19851026 2019-02-08 08:33 楼主

发完啦, 三世纪危机全部结束,下一章开始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 休息一段时间,

# 726 thomas19851026 2019-02-08 08:34 楼主

请教撸主一个问题 罗马皇位好像更愿意传给养子而不是儿子 难道他们知道皇帝不是人干的

# 727 量产型擎天柱 2019-02-08 11:31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戴克里先才是罗马帝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任君主,之前的历代罗马皇帝被称作第一公民,权力来源于元老院和罗马人民,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才具有执政合法性,同时必须负起保卫罗马帝国的责任。
而戴克里先称“多米努斯”(主人和神),一股浓浓的令现代人作呕的东方专制主义味道,同时引入东方专制君主的宫廷礼仪,要求臣下觐见皇帝时必须俯卧于地,亲吻皇帝外袍底部。
自此罗马帝制才真正走向成熟,也开启了毁灭之路。

# 728 牛粉肉饭 2019-02-10 20:30

催跟

# 729 优雅的棋子 2019-02-11 00:07

催更

# 730 zfjnfdc 2019-02-11 14:51

情人节 我回来啦 更新开始!!

# 731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5 楼主

戴克里先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称帝,他就是结束三世纪危机的黑衣Boss男,在他还叫狄奥克莱斯的时候,史料记载相当少,只知道他在公元245年出生于亚得里亚海的东岸,随后做到了皇帝努梅里安的警卫队长。从公元260年瓦勒良被俘虏后,天下大乱,戴克里先的记载还是空白,按理说,15岁~40岁正是一个罗马人建功立业的年龄段。后有砖家研究报告,小戴同志只是不负责打仗,而是一名军团里的行政长官,好比一家互联网公司怎么可能只有开发人员,非公司主营业务相关人员一样也是核心员工。那个时期的皇帝多数是由士兵推举的,在皇帝努梅里安死后,年纪轻轻,且没有任何军功的戴克里先竟然被士兵推上皇帝的位置,可想而知他平时PY交易没少做。


公元284年,罗马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基本上坐上这个位置也就离死不远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内火烧眉毛的事情几天都说不完,如果非要排个优先级,那一定是国土安全。此时还是波斯战争阶段,本方主帅被雷劈死,这种事情往小了说是国际玩笑,往大了讲就是上天要灭掉罗马,波斯帝国幸好在之前已经被打服了,北面的蛮族可都是重度星座爱好者,随时准备抓住一波利好抄底。说完外部矛盾,内部情况也发生改变,蛮族入侵造成了一个现象,本来靠近边境生活的人民大量涌入帝国内部城市,大量的土地成为荒地,也滋养了内部盗贼的崛起,而盗贼的“素质”都是职业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老本行是守卫帝国的士兵。

# 732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6 楼主

双帝共治
面对一片内忧外患,之前已经有一个人做出榜样,他就是皇帝奥勒良,这位小凯撒短短4年就成功化解了所有危机,但是时运不济,被小人杀害。戴克里先和奥勒良都出生于社会底层,而且都来自巴尔干地区,只是小戴并不是冲在一线的军人,他的处理方式就变成另一个套路。在罗马,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罗马皇帝管不着的,如果有,那就来两个皇帝管,小戴有一个一起吃鸡的好友,名字叫马克西米安,年龄只小他5岁。在乱世中,没有自己的武装怎么获取天下,小马就是小戴背后扛着AK47的男人,他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受到士兵拥戴,而他又特别服帖戴总,所以说到底,成为皇帝的底层逻辑还是军人上台。公元284年,被雷劈死的皇帝卡鲁斯,他另一个坐镇罗马的儿子卡里努斯很配合的在一次战争中死去,卡鲁斯全家领盒饭退出历史舞台,小戴轻轻松松的成为唯一老板,因为皇位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所以还没有其他人准备好提出异议。


戴克里先没有等皇位稳定,直接分享了手上一半的权力给马克西米安,任命后者为“凯撒”,这里有个潜规则,如果授予“凯撒”的人比皇帝小20岁以上(合法的收为养子年龄),那么后者就是皇太子,否则就是双帝共治。他们两个拿出一张罗马地图,拿出大宝剑就是一刀下去,即使是有强迫症的人也会觉得这一半一半切的非常好,西边属于马克西米安管辖,东边归戴克里先负责。


了解地缘政治的都知道,帝国东面是常规模式,西面是地狱模式,马克西米安在上任半年的时间内各种玩命工作,成功的把自己“凯撒”的名字给浪掉了,因为戴克里先把他升级为“奥古斯都”,算是实习期过了,正式成为平等的两位皇帝。从看到饼到吃到饼,让马同学更加拼命,戴老板也一起加入了维护帝国安全的战争中,两人从公元286到293年这7年内,扫平了对帝国所有的安全障碍,这7年的征战,2人只有一次面基。到了公元293年,帝国的安全问题基本都被解决了,不得不说双帝共治发挥了作用,果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2个皇帝的作用比1个更适合解决问题,所以根据这个方程来推算,如果想要更加稳定,那皇帝的人数还要double一下。

# 733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7 楼主

四帝共治
公元293年5月1日,奥数班尖子生戴克里先提出重大数学猜想,如果两个皇帝能让帝国稳定安宁,那么四个皇帝是否效果更好,而且每个皇帝还能有时间去做大保健?猜想是要实践证明的,他马上发表声明,帝国进入四帝共治体系。具体做法是,两位“奥古斯都”之下,各自任命一位“凯撒”,那么来看下名单吧:帝国东面:正帝戴克里先(48),副帝伽列里乌斯(33),帝国西面:正帝马克西米安(43),副帝君士坦提乌斯·克洛鲁斯(43)。这四人是巴尔干地区的老乡,把帝国分为4块,势力范围具体见图。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他就是西面的副帝,这个名字怎么跟今天土耳其的大城市君士坦丁堡名字那么像,这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命名来源,这中间的关系会用一个系列来讲明白。


这是一套在中国古代已经玩剩下的政治体系,一个国家平均分成4份,确实很好的解决了3世纪危机带来了的各种问题,首先一旦有一个皇帝专门盯着蛮族入侵这件事情,那蛮族的各种想法最终只能转化为给罗马送人头,其次皇帝被暗杀的几率减小,因为暗杀再也不会使暗杀发起人成为皇帝,他下一步要面临一对三的窘境,这层威慑保证了皇帝性命安全,帝国的混乱也就结束了。戴克里先用一道数学题目似乎解决了罗马一个世纪的难题,历史也证明了,在他在位的20年,罗马有了复兴的迹象。

# 734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7 楼主

波斯帝国
公元296年,波斯国王亲率大军入侵亚美尼亚国,对,即使帕提亚不在了,打的还是你。原来在3年前,波斯王位交替,新上位的小爷hold不住国内的反对派,于是需要通过对外战争来维持政权。还有个原因是现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本身也是战略要地,之前让那个被雷劈死的皇帝卡鲁斯给夺去了,这对波斯帝国来说好比一把刀架在脖子上。这块地区的黑老大正是罗马四皇中排第一的戴克里先,有人打到门口了,为了面子和里子,还是要自己~~派小弟打回去,于是他请来了东边的副帝,36岁的伽列里乌斯对战波斯帝国。嗯,这位年轻的二把手带着亚美尼亚国王与波斯帝国进行三番战,前两回合打成平手,还是因为各种运气好,到了第三回合直接被波斯按在沙坑里打屁股,打辅助的亚美尼亚国王狼狈的跳进河里游泳逃走,伽列里乌斯待遇稍微好一点,体面的撤退,但还是没逃过戴克里先的惩罚,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步行回到大本营安条克。


公元297年,伽列里乌斯决定拿回罗马人最重视的东西,那就是面子,也可以叫尊严,他从自己的领地上掏出一个精灵球,哥特人骑兵团上阵。波斯国王还在回味去年怎么虐菜的,没想到赌徒心态的伽列里乌斯竟然亲率哥特骑兵绕过沙漠抄他大本营,波斯国王的精锐保镖拼死带着他离开战场,但是随行的家眷就没那么好运了,波斯王室女人和孩子几乎全部被俘虏。伽列里乌斯此时简直就是600年前亚历山大大帝附体,大度的给予对方与身份相符的战俘待遇。


伽列里乌斯志得意满的把考试成绩单递给老板要求盖章,戴克里先喜出望外,决定亲自去前线和亲爱的战友来个法式热吻。伽列里乌斯在军营里还没等来老大,先碰到了波斯使者,使者当着他的面说起了俏皮话,称罗马和波斯就是一个人的两只眼睛,少了任何一只颜值就不行了。已经尾巴翘上天的罗马皇帝一听就火了,什么意思,打输了还想平起平坐,一顿口水把使者喷出了营长。戴克里先来到前面先后,给伽列里乌斯降了温,还是和波斯国王签订了和平协议,协议内容大致有:1.亚美尼亚国王复位。2.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确认属于罗马。3.底格里斯河东边地区属于罗马。之后,两国维持了40年的和平。当然被俘虏的王室家眷罗马这边大度的归还给了波斯。至此,3世纪危机所有的后遗症在戴克里先时代全部治愈,《罗马帝国衰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也感叹,罗马精英前赴后继做不到的事情,竟然被一个伊利利亚的农民做到了。

# 735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8 楼主

帝国性质改变
罗马皇帝对比东方的皇帝一直以来都是义务更多,好处更少,事实上这锅要丢给翻译,最后叫着习惯了也改不了口了。罗马皇帝更接近与元首这个称呼,拉丁文中“Princeps”的意思是“第一公民”,并没有最高统治者的含义。罗马人称自己的国家叫“SPQR”,意思是“罗马元老院及罗马公民”,字面意思很明显了,只有这2种人才能代表自己的国家,有人站出来说了,我生在,长大在罗马,我要代表国家,这时候官方出来解释,你是居民,不是公民,公民是有选票的人,没选票就老老实实交税,听安排。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全国有投票权的人大概有500万,真正能投票的也就是离罗马城近的3万人,现在的选举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代议制”,我不过多解释了,这又是一门学问。


从“第一公民”(Princeps)到“皇帝”(Imperator)是军方的衍变结果,绝大多数情况下,权力和武力是直接挂钩的,Imperator是士兵对司令官的欢呼称号,也就是“凯旋将军”,最终变成最有权力的人就是凯旋将军,也就是皇帝叫法的来源。虽然统称叫皇帝,但罗马皇帝在当时是没有加冕仪式的,传统的方法是军人赠送给司令一个橡树叶编制的桂冠,这主要也是体现了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是人来决定的,而不是神,这又是与东方国家本质区别之一。


以上是之前罗马皇帝与东方皇帝的差异,终于到了主人公戴克里先的时代,他认为“第一公民”已经太low,他需要和东方皇帝一样,将自己高高在上,这也是之前他从奥勒良和普罗布斯的悲惨下场得到的教训,只有绝对的君权才能保证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这也更有助于他稳定皇位。从戴克里先开始,罗马帝国才正式踏上“绝对君主制”的第一步,成为了真正“远离公民的统治者”。具体的表现是从称呼上有了明显区分,“第一公民”改为“统治者”,“公民”改为“臣民”,皇帝开始有了皇冠和黄袍,之前的皇帝都是带着桂冠穿着白色的托加。一开始戴克里先做出了表率,之后应该是他提议或者命令另三位皇帝都照做了。


戴克里先在位19年,从来没进入罗马城,有一次他到访了米兰,只要愿意,他能很轻松的进入首都弄个自拍,他最终选择绕道,可想而知的原因应该是首都有罗马元老院和罗马公民吧。在公元303年11月20日,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两位正帝在罗马举行隆重的凯旋仪式,这次庆祝的仅仅是帝国边境重回安宁,而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罗马举行的凯旋仪式,潜台词也就是罗马不再是帝国的首都,如果“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是真,那么“戴克里先之后无罗马”也能成立

# 736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8 楼主

看看

# 737 观于海者2000 2019-02-14 09:29

官僚大国
罗马城的地位真的没有了,东方首都是戴克里先尼科米底亚和伽列里乌斯的塞尔曼,西面首都是马克西米安的米兰城和君士坦提乌斯的特里尔,具体位置在哪里直接看图吧。这样划分最大的好处是保证了帝国安全,皇帝能第一时间前往边线防御。坏处当然也很明显,每个皇帝都要有近卫军,边境的士兵都翻了倍,每个皇帝需要建造一个不亚于罗马的首都,外部解决后,还有内部的公务人员也要扩招,结果是什么?当然是转嫁到人民身上的赋税更重了,最有利的证据是那个时期出土的银币含银比例只有5%。在4世纪罗马人有一句遗臭万年的名言:如今的社会,收税的人比纳税的人还多。

# 738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29 楼主

税收大国
戴克里先的税收哲学是,先国家再国民,国家所需的经费会变成各种税收形式向纳税人征收。没有一个人乐意交税,如果有重税压迫,因民怨的暴动那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国家也不能没有税收,一些个人不能承担的事务,必须由国家出面解决,如国防,基础建设等。那么如何收税就是一门哲学问题了,罗马一直以来就是一套极为简单的,低税率的制度,而且保持很长时间的稳定,这个方针之前也已经说明过了,就是10%直接税加5%遗产税,还有一些进口税和营业税,但都远低于今天的标准,现代人光看到这条就毫不犹豫的高呼罗马万岁,怎么说呢,表面上真的是这样的,你回去试试看?


罗马维持着这种“广征薄赋”持续了200年,但实际上又怎么可能维持一个那么庞大的帝国如此久的时间,里面的奥秘是什么?最重要的军事,那是大量裁军的结果,漫长的国境线只有30个左右军团来维持,军人都是以罗马人的荣耀和免税制度下换来的,所以奥古斯都才会在临死前留下遗言:帝国边境线维持现状,以自然地理分割线为准,所以罗马改称帝国后反而没有共和国这样大规模的开疆拓土了,图拉真皇帝是唯一的例外。再来是公共建筑,广场,浴场,剧场,道路等等,所有的大型建筑都是个人出资,好处是建筑被冠以这个人的名字,这些在之前也都反复有描述了。还有,那些在战争中获得的大量资产也会用于国家建设,最出名的莫过于奥古斯都打下埃及,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资产直接让罗马当年的GDP翻了5倍,另外所有将军凯旋也都会向平民发钱,这也是一种惯例。

# 739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0 楼主

古代社会就是如此,按照正常的推进,贫富差距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相信“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后富”观点的,请告诉我是哪个经济学家说的。所以只要在一段时间后,贫富差距就出来了,这时候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富人把财富心甘情愿的吐出来。如果想收“财富税”,即打出一张均贫卡,有点常识的都知道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富人就是胜利者,也就是制定规则的人,又说错了?请看下河里飘着的格拉古兄弟尸体。那是否除了出现军阀,流血就没办法解决了?我要有答案还会天天在公司里敲代码吗?以上的所有描述适用于古代社会,不要瞎关联。


这里戴克里先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他制定了新的税制:1.皇帝每年根据国家状况,要求全体纳税人交定额的税款、2.没有地方税,只有中央统一收税、3.土地税和人头税并存,每5年审核得出一个金额。这一制度直接把之前罗马的特色,“小政府”、“地方自治”、“个人回馈社会”都给干趴下了,这也是很多专家认为“元首制”转换为“绝对君主制”的直接证明。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税制,意大利人逃税的光荣传统保留至今,金融和创业的人数急剧下降,戴老板又要维持比以前规模几倍的军队和公务员人数,那只有一个办法了,只有直接对货币做手脚,《货币战争》作者宋先生很负责的告诉你,大哥,你想多了,这个难度系数直接不是你一个农民大脑在家能脑补出来的。历史上,戴老板还是真的去做了,他强制规定银币的含银比例为100%,可想而知新货币一旦发行,这些货币就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人们还是用旧货币购买货物,当时唯一能保持面值的是奥里斯(Aureus),也就是金币,黄金大家也懂得,数量太少,制作成本高,不可能大量的流通。

# 740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0 楼主

经济管制国家
戴克里先在和市场规律斗了6年后已经开始绝望了,他姥姥的,放大招,这是有历史记载第一次的物价管控,说的大家都懂的词语,就叫计划经济,所有人购买的物产都有规定上限,所有工种不论能力都统一酬劳,以上庞大的职业待遇与物价分类都能从日后出土的石碑上雕刻的敕令整理得出。所有戴克里先玩的这套,我们只要看看上个世纪苏联,东欧,朝鲜,越南这些国家的下场就知道了,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说,罗马已经灭亡了,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

# 741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0 楼主

皇帝与基督教
戴克里先推出的“绝对君主制”还缺少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神的承认”,在他认知的希腊众神中最有资格给他做公司吉祥物的当然就是最高神朱庇特,既然这样,那神就必须是所有人都承认的精神寄托,绝对的权威不允许有第二种声音存在,如果有,那么就消灭。于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坚决的镇压基督教运动开始了,这也是基督教在过了40年好日子后又一次被放上货架。


基督教有一本花名册叫《殉教者传》,专门记录被迫害的基督教徒,从图拉真开始的公元115年到公元320年的200年间,有12起殉教事件,我心理扭曲的表示,这段时间内,罗马皇帝意外死亡都不止12次了吧。资料里记录了一段原文,从上面完全可以看出,即使在这12起迫害事件里,大多数是那种非常极端的基督徒自己找死的行为,这无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有几率出现这种事情,所以公正的讲200年内的12次迫害属于正常操作,不能看成是帝国对基督教针对性的迫害。

# 742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1 楼主

镇压基督教
戴克里先迫害基督教并非心血来潮,有一次在出席一次祭典中,有官员当着皇帝的面划十字,在罗马诸神面前划十字,就跟在婚礼中放哀乐一样,戴克里先当时极为愤怒,虽然没有处罚这名官员,但从之后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没有忘记这次亵渎事件。公元303年,基督徒认为小日子还能持续,他们把主教的官邸就造在戴克里先的行宫前,把阳光都挡住了,戴克里先一查,他姥姥的开发商又是基督徒,不可以再忍了,直接唰唰唰N条敕令劈头盖脸的砸在脸上。1.基督教教堂从地基开始破坏。2.所有基督教的行为都是违法。3.圣经,十字架等必须销毁。4.基督教徒中上流社会者,先抓后查。5.基督教徒与罗马公民二选一。6.没收一切基督教公司的财产。7.基督教徒中的公务员直接开除,外加查账。以上所有都是皇帝直接派军队执行,从力度上来说绝无仅有。


戴克里先所在的东方本来就是基督教的大本营,激烈的反抗不可避免,敕令传单被基督徒撕碎,皇宫两度失火。戴老板是纸老虎吗?他进行最彻底的镇压,宁错杀不放过,死忠他的军队在帝国内部执行着老大的命令,中间有多少是为了捞一笔去的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在第一道敕令后,接下来是第二道,第三道敕令,特别是第三道敕令,要求强迫基督教的高阶祭司们去祭拜罗马诸神,最终有多少人忠于耶稣而死掉?基督教徒有记录的答案是4个,所以是选择生死还是选择耶稣,绝大部分人脑子还是清楚的,真正高位的人又有几个是相信神灵的,多数还是利用职级之便去骗普通教众。
最后一条敕令也在公元303年下发,这条实在是太毒了,又一次惨无人道的互相检举开始,某人只要被传是基督教徒,就会被逮捕,讯问。罗马再追溯到这样的无差别相互告发还要回到公元前的马略,苏拉时代,敕令一直到公元309年敕令解除。以上所有的镇压基督教经过都是出自于日后基督教徒的记载,真实性打折扣多少自行斟酌。

# 743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1 楼主

戴克里先大浴场
戴克里先浴场于公元295年开工,305年完工,从花费十年时间建造一个建筑来看,是比较罕见的。在此之前,最大的浴场是卡拉卡拉浴场,能容纳1600人,这个浴场的规模是3000人。到了现代,卡拉卡拉浴场早就被强盗洗劫一空,成为废墟,戴克里先浴场被一分为三,在一处博物馆里保存了一个区域。在古代,要维持一个规模庞大的浴场是公共建筑里最难的,简单想象下只有原始工具的情况下,要储备大量的水,大量的用于加热的木材,排气等等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这也是罗马时代由皇帝馈赠公民社会福利的最后一座大型建筑。不管如何,在公元305年还是能看出,罗马具备了财力、技术和组织能力,但也就在之后的一百年,那个被蛮族蹂躏的年代,帝国失去了所有这些属性。

# 744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1 楼主

退位
公元305年,在戴克里先大浴场完工的那一年,皇帝自己主动要求退位,这一举动把他西面的同事马克西米安也拉下的岗位。在这一年,戴克里先已经掌权20年,这是一个很难解释的决定,没有任何人可以逼他退位,而且权力对任何一个人都是上瘾的,但无论如何,他是真的退位了,我负责任的剧透,以后你就后悔去吧。只是在退位之前,戴总还是希望自己的发明“四皇”制度能延续,这也有一定道理,如果有4个皇帝,任何一方单独发动战争的几率要小很多,想得美,之后的(防剧透)大帝直接打脸。这里我们先看下原“四皇”的后代,老生常谈一个道理了,亲儿子没得选,女婿能挑,如果有亲儿子,那帝国的走势将不明朗许多,五贤帝已经以身试法,证明了这个道理。所以,买股票就看公司董事长家有没有儿子,大家懂了吗?


以下的所有人物都是之后的关键角色,记住他们有助于剧情理解。
东帝戴克里先只有一个女儿,叫做瓦莱里娅,嫁给副帝伽列里乌斯。
西帝马克西米安有一拖油瓶女儿狄奥多拉,她嫁给副帝君士坦提乌斯。他还有亲儿子马克森提乌斯、亲女儿法乌斯塔。
东边的情况还好,问题出在西边,副帝君士坦提乌斯是和前妻海伦娜离婚后再娶的拖油瓶女儿狄奥多拉,他与前妻还有个儿子,名字叫做君士坦丁,哈利路亚!什么情况,为啥说到这个名字有背景音乐,关掉关掉,他是个不安定因素。

# 745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2 楼主

此时东西正帝退位,原来的副帝转正,戴克里先面试了2个新副帝,一个叫塞维鲁,一个叫马克西米努斯·代亚。就不提前剧透这6皇最终的命运了,他们6人都有个共同特点,老乡,出生底层,有军功,年龄适合。看似新四皇可以完美接班,让帝国再安全稳定20年,实际上不安定因素早已埋下,第一,正帝与副帝之间不再是养父子和女婿关系、第二,戴克里先这次走的太干净利落,他的下场也可以回答大权独揽的人如果高风亮节的放权是什么结果、第三,新四皇没有一个明显的排名,不像老四皇戴克里先毫无疑问的一哥身份。戴克里先在交代完事情后,开开心心的进入退休生活,比他小5岁的西边老正帝马克西米安无奈退休回到了自己提前购置的住所。

# 746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3 楼主

四皇崩溃
公元306年,西边正帝君士坦提乌斯·克洛鲁斯在不列颠驾崩,死因最有可能是病死,有记录表明之前已经一病不起。就如一张桌子断了一条腿,形式变得有趣起来,最重要的原因之前也有提到,那就是君士坦提乌斯的儿子君士坦丁,哈利路亚!自带背景音乐的男人,他的母亲海伦娜是君士坦提乌斯的前妻,身份是低微的小酒馆女老板娘,君士坦丁还有2个弟弟,都是父亲的正牌老婆,前正帝马克西米安的女儿狄奥多拉所生。年龄最大却不是正统,家庭内斗不可避免,所以再强调一遍把家产平稳交接的最重要因素:那就是不生儿子,多生女儿!


公元293年,君士坦提乌斯为了和老大的女儿结婚,就和海伦娜离婚,并把君士坦丁母子送到东边,这反而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君士坦丁成为皇帝戴克里先手下的核心员工。在老爸转正后,君士坦丁回到了西边,仅仅一年过后,父亲去世,这位天生虎背熊腰的猛男立即成为军中各长官可以投资的对象,他也懂得什么叫互相利用,在西边正帝的消息没有传到欧洲大陆的时候,他就在不列颠岛上被官兵拥立为皇帝,而且是正帝。这种决定直接破坏了戴克里先制定的“四皇”制度。这时候东边的大佬正帝伽列里乌斯知道有小弟要搞事情也十分紧张,这种事情没处理好公司要分裂了,他尝试性的给出折中方案,西边的正帝由原副帝塞维鲁担任,君士坦丁自封的正帝不予承认,降为副帝。君士坦丁毕竟30岁,把你们这些老头子耗死都可以,表示没问题。

# 747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3 楼主

六位皇帝
人最怕的是啥,被比下去啊,如果两个资质差不多的人最后一个公司高管,一个在部门摸鱼,你让后者笑呵呵,那是不可能的,这个后者就是已经退休的前西方正帝马克西米安的儿子,马克森提乌斯。小马之前有个一直不如他的同龄人,那就是同样是皇帝亲儿子的君士坦丁,论两人的老爹,自己的爹还是正牌,君士坦丁的爹是副的,自己的老婆还是东边大佬伽列里乌斯的女儿,所以怎么看都是自己是主角啊!在公元306年10月28日,马克森提乌斯在罗马宣布称帝,这下真的脑壳疼了,加一个皇帝已经是小事,关键这小子还占着罗马城,不要说是碰巧,大家都是很聪明的小伙伴,友谊的小船翻了。


马克森提乌斯的称帝也不是没群众基础的,戴克里先的四皇制度把罗马城的地位降级到二线城市,但毕竟时间不长,还没来得及消化,居住在罗马城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比怀念帝国昔日的辉煌,以前只要有皇帝上台,必定给大家发红包,现在戴老板上任,只会加税,城里的百姓忍了很久了。终于有个叫小马的年轻人,各项指标貌似还算靠谱吧,双方一拍即合,只要这把能操作成功,罗马城又会回到众星捧月的时代。于是他们配合小马杀害了西边正帝塞维鲁在罗马城任命的几个首都长官,小马在“狗腿子大本营”元老院支持下称帝登基,前正帝老马不甘被戴老板带节奏退休,也出场为儿子站台拉选票,事实证明,被坑爹的常有,主动找坑的老马算一位。

# 748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4 楼主

四皇崩溃
老马毕竟在西边统治了19年,势力在帝国西面早就盘根错节,所以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小马也非常识相,知道自己的老爹是面子有,但职位在退休后就全上交了,于是主动给了亲爹一个荣誉皇帝的称号,新“四皇”在这一刻变成了新“六皇”,想看好戏的老铁们,3个6,可以刷起来了。原本意大利本土的总裁塞维鲁坐不住了,自己本来在2年内连胜2级,从小喽啰成为公司一哥,人生那叫一个完美,突然有个叫君士坦提乌斯的同事死后剧情怎么就快进了,也正因为他统治时间非常短,反而这个名义上正统的皇帝处境非常危险。事情还是要照着流程走的,他无奈的带着老马培养出来的官兵,打着平叛的口号去攻打罗马城,想想也好笑,这不是去送人头是什么。


平叛的过程非常简单,塞维鲁底下的官兵看到对面是老领导马克西米安的队伍,一下子把塞维鲁捆成粽子当做中秋节好礼送上。塞维鲁被带进罗马城面临2个选择,一个是自己自杀,另一个是被杀然后对外宣布自杀,不管怎么样,在公元307年2月,皇帝人数从6个变成5个。东边的老大伽列里乌斯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怎么国家到了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底下的小伙伴们就不配合了?他也知道这次面子解决不了问题了,因为老马的面子比他还要大,无奈之下只能选择亲征讨伐篡位者。不对啊,为啥不让西边副帝君士坦丁和马家狗咬狗,伽列里乌斯也知道,不管他们2个谁赢了,自己都将要面对整个帝国西方,还不如现在自己辛苦点处理掉算了。

# 749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4 楼主

事态升级
伽列里乌斯不单单有面子,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不管是东边的波斯还是北边的日耳曼他都收拾的服服帖帖,关于他的故事之前戴克里先章节也讲过了。公元307年,老伽47岁,各项指标在当时都是排名第一,但如果只看纸面数据怎么解释18年世界杯德国输给韩国,他有个最大的软肋是从来没有来过意大利。一个罗马皇帝,已经在位13年,没有进入过罗马城,甚至意大利的土地都没踩过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帝国西边的人民根本不承认他的合法性。这个道理很好理解,家里突然来了一个从来没碰面的老祖宗,但是来的时候直接拿起刀就抢,这感受能把他当自己人吗?罗马人对于老伽的态度是坚决抵抗,而老伽的报复更加疯狂,他把塞维鲁的死归结于意大利各城市的不配合,采取的行为已经与蛮族无异。


暴行以光速传到帝国每个角落,这种人渣竟然是以保卫罗马为首任的皇帝?各地人民自动组织反抗,还在罗马城的马氏父子正在前往迎敌的路上,伽列里乌斯就自己撤退了,原因是他失去了帝国西边所有人的支持,后勤出了问题,没有补给的军队等于送死,东边正帝颜面无光返回自己的地盘,这下好了,天天挂嘴上吹嘘的军事实力惨遭打脸,自己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

# 750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5 楼主

首脑会谈
公元308年,伽列里乌斯无奈启动会谈,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既然不能解决,几个教父应该也要通个气吧。于是两位老领导老戴和老马被他请来佩特罗内拉(今天维也纳与布达佩斯之间的地方)开会,来评评理,塞维鲁是不是白死了,怎么说也盖个罗马国旗吧。会议的结果比较和谐,老马看到老戴变得很温顺,主动认错,写保证书,发誓表示自己不闹了,西边的正帝位置就让给君士坦丁,哦不,让给小马,也不对,让给李锡尼吧。这个李锡尼是什么货色,演员工资剧组表示出不起了,老李比老伽小5岁,两人是基友,出生什么反正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为了照顾老伽的被打肿的脸,让他的亲信成为西面的正帝。于是第四轮“四皇”顺利产生,先小节下吧,我觉得剧情快hold不住了,理一遍“四皇”人选配合剧情大家应该都能明白。
第一轮:东:老戴、老伽,西:老马,老君。
第二轮(老戴退休后):东:老伽、马克西米努斯,西:老君,塞维鲁。
第三轮(老君去世后):东:老伽、马克西米努斯,西:塞维鲁,小君。罗马城:老马、小马
第四轮(塞维鲁被杀后):东:老伽、马克西米努斯,西:老李,小君。


第四轮是公元308年,三个大佬在会议室PY交易后,公布天下的结果。开会就要把所有人都带齐,这个道理怎么就不懂呢,这时候有两个被通知结果的人后表示什么狗屁决定。一个是东边正帝马克西米努斯·拜亚,碰到这个哥们最头疼,名字长,也姓马,还是配角,我写文章难过的要死,争取让他早点领便当。东马今年才38岁,他不满的理由是这个老李是什么东西,就因为和领导关系好,就跟自己一样是副帝了?他没有把不满表达出来,但是已经偷偷的在加强军备,把帝国最东面变成自己私人领地。另一个不满的人当然就是小马,好不容易自己争取了一把,几个大佬一开会自己位置又没了,干脆把同学小君给撤了也行啊。最让他不爽的是什么,开会的三个人,老马是亲爹不说了,老伽还是他岳父,论关系户他才是第一,怎么情愿给一个啥都不是的老李也不给自己。

# 751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6 楼主

枭雄女婿
当老马回到家里,小马就来闹,老马才恍然醒悟,自己辛辛苦苦,这小**怎么就不懂呢,职位你是还没有,但是北非和意大利实际的权力都在我们家啊,这个老李只是个挂号的司令,说白了就是傀儡。老马这时候也是犯浑了,为了给傻不拉几的儿子一点教训,他竟然主动找到副帝小君,把掌上明珠法乌斯塔许配给他,老马应该是想到了马可·奥勒留嫁女儿的妙招,即使自己亲儿子是个**,只要有靠谱的女婿,起码军队对自己家是忠臣的。呵呵,这算盘,人家马可·奥勒留与5个女儿,你才1个,小君躺在家里,把称霸帝国的硬件条件都集齐了,天选之人啊。


君士坦丁才是真枭雄,听到老马送女儿上门,想都没想就把自己老婆给撕了,撕了结婚证书,他也不管这个法乌斯塔颜值如何,举办了极为隆重的结婚典礼,这排场,老马一下子觉得面子什么都有了,自己虽然只是个前任皇帝,但是新儿子副帝小君看到他点头哈腰,那个滴滴亲的儿子小马只会惹自己生气,题外话,这场婚礼不出意料的没请小马。

# 752 thomas19851026 2019-02-14 09:37 楼主

老一代退场
你说老马(马克西米安)被骗了吗?没有,他是政治家,他在等候机会。在结成亲家后不到一年的一个时间点上,莱茵河东岸的蛮族非常规律的发动进攻,君士坦丁一看家门口被放火了立即率大军北上。老马一看机会来了,立即在小君的大本营发动政变,哼哼,老马果然宝刀不老,竟然用亲女儿做诱饵,把最大的潜在敌人一锅端。君士坦丁这下也是慌了,人都气炸了,老狐狸啊,竟然套路可以那么深!君士坦丁立即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丢到一边,人都要死了,这些要来干嘛,他满足了日耳曼人所有无理的要求,只求自己从战场上抽身,幸好蛮族这个时候的政治能力都是负数,开开心心的放君士坦丁离开战场。老马没想到自己女婿比自己还不要脸,无奈只能逃到今天的马赛,准备在那里等自己儿子来救他,只是他碰到的是真正的乱世枭雄,这位好女婿已经豁出老本都要嫩死他,最终马赛百姓在权衡利弊后交出了老马,这位前任正帝马克西米安官方宣布自杀,实际上是怎么个回事也不重要了。

# 753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49 楼主

公元310年,老马领便当,他的老同事戴克里先也开始没有了记载,毕竟这2人是一辈子的基友,是有感情的,老戴肯定也在后悔,自己瞎搞了一出高风亮节,怎么把最重要的权力给交出去了。公元311年,另一个大佬伽列里乌斯得病去世,老一辈的都走了,年轻一代可以放下没用的面子开始互咬了。这个时候的局势是:东边副帝马克西米努斯闷发展,正帝刚嗝屁,西边副帝君士坦丁嗜血CD还没过,随时处于爆炸状态,西边正帝李锡尼自我感觉是一家之主,正在准备料理后事。老李的决定是:反正西边实际上都在小马手里,干脆自己去接替老伽的位置,成为东边正帝,西边?我才不想管。于是帝国出现了一位正帝,两位副帝,还有一个自封为帝的小马。


李锡尼在成为唯一正帝后,根本没有以前大佬的深思熟虑,他简单的把权力认为就是头顶上带着帽子。这一期间,他开始与君士坦丁互加了好友关系,两人的信息每天叮叮叮的弹出在手机屏幕上,在一系列的眉来眼去后,两人决定如下:小君的同父异母妹妹君士坦提娅嫁给老李,老李在得到小娘子后西边随便你们怎么打了。两人各取所需,感觉老李稍赚,从2年前啥都不是,现在坐稳了皇帝宝座,还能看两个力气没地方使的晚辈对打。以上一切都是建立在小马和小君打平手的基础上的,只要决出胜负,下一个挨刀的就是老李自己,当然即使老李想到了这一层结果,目前也已经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他本身就是“四皇”中位置最高,但实力最弱的。额外补充一句,老李的新婚妻子,也就是君士坦提娅,她的母亲是前任正帝老马的女儿,反正怎么饶都是一家子。

# 754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49 楼主

# 755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49 楼主

进入意大利
承担更大风险的君士坦丁发起了对马克森提乌斯的战争,这一年是公元312年,小马34岁,虽然他不被官方认可,但是也已经统治意大利和北非6年了,而且历史上向来是罗马内战谁占据意大利本土,谁的胜率就越高。比如凯撒,奥古斯都,塞维鲁等。这场对决被基督教认为是光明与黑暗的对决,但这是胜利者的角度,**与圣明的区别只是谁赢了,比如隋炀帝与唐太宗。


小马毕竟占据罗马的本国意大利,还有富饶的北非,这些从他父亲老马开始就归他们家统治,他拥有一支超过17万步兵和1.8万骑兵的军队,能一次性投入战争的人数已经超越了史上任何一位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领有高卢,不列颠,西班牙,拥有9万步兵和8千骑兵,致命的是他还需要留出一部分兵力防守国境线,虽然之前和日耳曼他已经放水过一次了。最终他能派出的军队是4万步骑兵,这也是一只7年里和他出生入死,百战百胜的军队。

# 756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50 楼主

战争开启
公元312年春,君士坦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进入意大利,虽然小马这边早有准备,但是对面无论从状态还是心态都是满满鸭,如猛虎一般的军队一路大杀特杀,来到了仅次于米兰的意大利北部第二大城市都灵。这场罗马内乱都是从小马与小君强行加戏成为皇帝开始,但是这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小马竟然缺席了。小马手下的将领自行决定与对方部队刚正面,在平原作战直接考验双方的数量与实力,一边是20年没上战场的哈士奇,另一边是连续7年与日耳曼人对掐的恶狼,这场战争的过程没啥可以描述的,小马这边的士兵陷入绝望,都灵百姓开城投降。君士坦丁该慈祥的时候也会成为圣诞老人,他承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底下军队严格遵守,人民军队回来打倒马家王朝啦。


整个意大利北部在圣主的感召下争前恐后的投降,除了维罗纳,君士坦丁也不可能绕到背后直接攻打罗马,他于是下死命令必须拿下。在维罗纳困守的将领叫庞培,和凯撒的死对头重名了,他给君士坦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接连几次打退了对手的进攻,无奈身后猪队友皇帝连援兵都不肯派,庞培虽然神级操作,但还是死在乱军之中。维罗纳的城门终于打开,君士坦丁克制住自己的脾气原谅了维罗纳人民的反抗,不光承诺不拿百姓任何东西,还要帮他们叠被子,刷马桶,这下光荣的人民军事迹在意大利传开了,再也没有能阻止君士坦丁的力量了。

# 757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50 楼主

米里维桥战役
公元312年10月,君士坦丁37岁,马克森提乌斯34岁,虽然两人上学差了3年,但是学历差了10个等级。马克森提乌斯只要坚守罗马城,就可以把对方耗死,毕竟君士坦丁军队总数也就4万人,君士坦丁也有顾虑,对面不管怎么说也有近20万人,就算是20万头猪站着让他杀,自己4万人也要累死了,而且所有军队不可能都在城内,外面零星的驻扎着军队很有可能在自己攻城的时候背后放枪。面对这种国际难题,光靠自己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有一个比猪更蠢的对手帮忙才行,这头猪的位置马克森提乌斯还是主动报名的,反正没法解释为啥老马有这么一个军事蠢材儿子。脑补原因1,他做梦梦到自己在城外打赢了战争,威风的骑马回城的场景。脑补原因2,小马和小君都是皇子,但是小君处处领先他,小马这次终于能和宿敌正面较量了,他不希望仅仅是拖延时间,要堂堂正正的向全世界证明,他才是真命天子。脑补原因3,我觉得是实际原因,我都有20万人,还躲在家里跟4万人打,打赢了面子也没了。


公元312年10月27日,历史著名的“米里维桥战役”终于打响,小马这边的人数是绝对优势,所以他尽量选择开阔平原,君士坦丁怎么说也是这个时代的军事第一,开始慢慢转移军队往地形狭窄的地方。马克森提乌斯说到底也就一个青铜选手,被对面带节奏进入了芦苇丛中,还没等君士坦丁动手,自己就开始乱成一团,发生踩踏,军队数量反而成为了劣势,指挥根本没用,士兵开始逃跑。越是胜负手,越是考验指挥官的素质,君士坦丁已经冲到了所有人的最前面,所有人都吃到了buff,以一当百,而马克森提乌斯躲在部队最后还率先开溜,这debuff直接让全军士气减半。


小马的军队最终逃到了米里维桥处,他只要过桥,对面就是罗马城。这座桥全长130米,宽8米,博尔特选手12秒率先过桥,其他腿短的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这座桥已经双向16车道,但还是架不住蝗虫一样士兵数量,被挤下桥的人因为重重的铠甲也淹死在水里,来不及上桥的士兵被对面君士坦丁赶上站着收了经验。如果还感觉不到当时的惨状,只需说明下,主帅小马也翻车掉进了台伯河,结束了自己34岁的生命,他的遗体第二天被打捞出来,斩首之后挂在城头上。

# 758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50 楼主

以上就是基督教奉为“史诗级战役”,在军事教材里称为“活杀菜鸡”的米里维桥战役,基督教还绘声绘色的宣传,君士坦丁在战役前夜被耶稣托梦,让他把希腊语中代表基督教徒的X和P刻在士兵盾牌上,正因为如此他才能获得胜利。所以说,即使是神,学好一门外语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君士坦丁第一次进入罗马城,他的表现比阿拉伯人菲利普好多了,后者就是乡巴佬来到曼哈顿广场,“君士淡定”以征服者的架势走进了罗马城,元老院和罗马市民瞬间忘记了自己昨天还支持过的马克森提乌斯,彪起感动的泪花迎接上帝进城。

# 759 thomas19851026 2019-02-16 19:51 楼主

元老院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领导层有多少狗腿子,只要看接下来的例子就可以了,别看罗马的官老爷平时都是横着走,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统统全身贴地。君士坦丁进城后,提出了所有命令元老院无脑盖章,这也没啥,从副帝成为正帝,那也可以,可耻的是他们竟然主动为后者建造凯旋门,这应该也是第一次罗马人打赢罗马人搞凯旋,这还不算,元老院主动要求战争赔款,不,应该说交保护费,元老院内部分为4个等级,每一个等级按量每年给君士坦丁交钱。即使这么给新爹跪舔,君士坦丁还是不想看见这帮败类,在寒冷的冬天,他离开更暖和的罗马城去北边米兰过冬。


说到给君士坦丁建造的凯旋门,可以说是罗马史上有名的豆腐渣工程,尽管质量堪忧,但是因为基督教保护的好,迄今为止还是罗马5A级旅游景点。从建筑的敷衍和粗糙可以看出4世纪罗马实力的衰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他完全是其他作品拼凑出来的一个建筑,就像小时候看恐龙战队合体一样,显然它成为了凯旋门里的四不像。在凯旋门的最上层是图拉真时代的雕像,门的主题和第二层是哈德良时代的作品,门的其他部分有马可·奥勒留时代的浮雕,以上三个皇帝的特色功绩还能在这个凯旋门上看到,最后是君士坦丁的浮雕,走近一看还以为是幼儿园大班的美术课作品。在凯旋门建成后,元老院还在凯旋门上刻有赞颂的文章,上面将马克森提乌斯描述的如同畜生,君士坦丁就是拯救万民的天使,所以说只有胜利才是正义。

# 760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0 楼主

东边内乱
从最多有6位皇帝到现在,请问现在谁最慌,君士坦丁没有膨胀已经不错了,李锡尼是有点小慌,虽然他娶了君士坦丁的妹妹,还有帝国最强的多瑙河军团,如果真要动手,背后的副帝小伙伴还会帮他,这个小伙伴就是马克西米努斯·代亚,他目前可是瑟瑟发抖,大桥底下说书的都看得出他快下岗了。


代亚同学不愿意等死,他要给自己拉人气,于是他找老领导戴克里先嫁女儿,这个女儿是前正帝伽列里乌斯的老婆,目前守寡,对面也不傻,你一个ST股票还想拉我入伙?直接拒了,代亚一发狠,派兵抓回戴克里先的老婆和女儿都关进大牢里反省。戴克里先此时就是个在家跳广场舞的老大爷,虽然他的面子还是值几个钱,但也仅仅让马克西米努斯·代亚将母女释放,母女的家产统统被抄走,老戴仅仅退休8年,底下的小弟们就已经不将他放眼里了。


这时候东边另一个主角李锡尼也坐不住了,不知道是被反间计还是消息确凿,他得知马克西米努斯·代亚与君士坦丁暗戳戳的发消息,老李等不及了,西部总决赛已经结束,东部决赛竟然没开打,于是他急急忙忙点兵3万攻打代亚,最后在一场比谁打的更菜的比赛中,老李还是横扫了对手,代亚兵败自杀,退出历史舞台。就这样,帝国又回到了“双帝共治”时代,只不过连看门大爷都知道,总决赛总归要开打的。

# 761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1 楼主

这个时候的连锁反应出来了,之前被代亚抄家,流放的母女二人自以为是李锡尼的恩公伽列里乌斯的女人,向后者要回家财,没想到李锡尼也是白眼狼,啪啪几记嘴巴子让她们哪里来回哪里去,这对母女还想找老公戴克里先帮忙,李锡尼这时候也是不管不顾了,败人品的事情做到底,派军队追上母女二人,直接广场正法,尸体扔到海里喂鱼。又双叒叕心疼高风亮节老领导戴克里先一秒,所以有事没事不要玩放权,自己到最后连个吉祥物都不如。他也是历史少有的到达顶峰又亲眼看着自己的事业完全被后人改的面目全非的领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基督教从全面被迫害到被承认。


公元313年在历史中是一个不得不记的年份,基督教终于被罗马帝国承认为合法地位,于是人们有了信仰,大家齐头并进走向天堂,人民有希望了,呵呵,一般是这种调调,离苦日子就不远了。事实上在公元311年,东边正帝伽列里乌斯已经承认基督教了,但是,基督教表示:你不配,这种伟大光荣正确的倡导者永远属于慈祥的父亲君士坦丁,所以历史考试如果问谁先在罗马承认了基督教,正确答案是,君士坦丁在公元313年6月15日发布了“米兰敕令”。这里再说回戴克里先,历史只记录了他在公元313年死去,并没有记录哪一天死的,如果就在6月15号发布的那天死去,这简直是个恶意的玩笑。

# 762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1 楼主

承认基督教
上一章提到一句,在公元313年基督教终于翻身了,但还是先来看下公元311年4月,当时的伽列里乌斯的敕令,他比较委婉的承认罗马是宽容的民族,所以允许基督教重建,但必须在不违背帝国国法的基础上。后面加个条件感觉已经很心虚了,事实上基督教才不买账,他们认为罗马诸神还是在,并且什么叫国法允许,也就说只要修改了国法,基督教一样没有被承认。所以伽列里乌斯仅仅是妥协了基督教可以存在,他的思想是历代罗马领导人的一贯做派,只要不触及帝国底线,任何宗教都可以在国内发展。基督教在那段时期有多特殊?那也只有今天回过头去看才会觉得它有什么不一样,在当时,他只是帝国上千个宗教中的一个。就好比近几年很火的的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如果真像电视剧里他各种才华横溢,曹操早就想一出理由宰了他了,至于什么隐忍,鹰视狼顾,都是成功了之后套上去的。



再来看看君士坦丁的“米兰敕令”,事实上是和李锡尼一起发布的,但基督教一样会说:李锡尼不配,但是君士坦丁配吗?敕令中还是一样,基督教有了他合法地位,其中有一句,无论是何等神明,我们都希望他普降幸福于万民,巴拉巴拉,说白了,基督教也就是一个被打入发展联盟的球员再次回到正赛一样,并没有说他就是独一无二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君士坦丁没有入教,而且仅仅是在临终前一秒成为基督教徒,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之所以基督教千方百计捧他,称他为亚历山大大帝后另一个大帝,那只能是他给了基督教有了立身之本,如果这个人是罗马史上最伟大的皇帝,那么他授予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一切皆为利益,而非对错。

# 763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2 楼主

决战李锡尼
一山不容二虎最好的印证了当时的局势,双方撕破脸皮只要一个小小的导火索。公元313年,李锡尼48岁,君士坦丁38岁,两人的关系可不是晚辈对长辈的尊重,这种不尊重到了第二年就爆发出来,原因是君士坦丁家的一个亲戚逃到李锡尼处政治避难,怎么感觉就是故意放过去的呢?君士坦丁像命令小弟一样要求交出逃犯,李锡尼也不想演戏,动手吧,瞎BB啥。从现在的角度看,李锡尼脑子瓦特了吗?跟主角斗,但在当时谁输谁赢没有定论。


公元315年双方第一场战斗,李锡尼有3.5万人,君士坦丁2万人,后者自信有历史外挂,竟然人数少主动攻打人数多的。嚣张的果然还是有底气的,在一场激战后,持续能力更强的君士坦丁占据主动,李锡尼被打的连首都都放弃了。第二场战斗更是虐菜,李锡尼已经被专家认为等死状态。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变数,李锡尼的老婆,也就是君士坦丁的妹妹出面调停,没想到50岁的大叔对20岁的小妹妹还是有魅力的,君士坦丁唯一的弱点-妹控起了作用,双方达成和解,条件是李锡尼必须退到小亚细亚以东。虽然暂时饶了对方狗命,君士坦丁还是得到了多瑙河处的军团兵权,这下只要他愿意,他就能一统罗马。

如果认为君士坦丁是那种急功近利的皇帝那就错了,虽然大帝这个头衔稍显夸张,但怎么说也是罗马皇帝名列前茅的,一步一个脚印是他的信条,从他28岁到40岁的时间里,设定了一系列小目标,先赚他1个亿,再赚他10个亿,于是有了今天的成就。接下来公元316年到322年的7年内,君士坦丁履行了罗马皇帝的职责,钻心殴打北方蛮族,李锡尼看着西边对手不断秀肌肉,只能活在被支配的恐惧中。

# 764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2 楼主

防御蛮族
君士坦丁将战线分为莱茵河与多瑙河,莱茵河交给长子克里斯普斯,自己负责多瑙河。克里斯普斯是君士坦丁第一次婚姻的儿子,之后夫妻离婚,君士坦丁娶马家大小姐,所以小克就是他父亲的翻版。君士坦丁给儿子的称号是“凯撒”,而不是“副帝”,这很重要,老戴给外人的东西君士坦丁连儿子都不会给。克里斯普斯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华,在莱茵河防线处收割人头,小小年纪就能替父亲分忧,真是让父亲更忧啊,这也是他之后的悲剧原因所在。君士坦丁这边一样比较顺利,他面对更强大的哥特人始终占据优势,打的对方主动求饶,到了公元322年,所有的蛮族问题都已经不存在了。

# 765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2 楼主

李锡尼覆灭
到了公元324年,李锡尼已经59岁了,更年轻的君士坦丁表示,既然你那么不愿意走,只能我来送了,一场连原因都不想找的战争爆发,李锡尼这边好歹凑齐了17万人,君士坦丁还是比较谨慎,也拿出了12万人。过程真心不重要了,李锡尼在水路和陆路两线被打爆,值得一提的是,年过半百的君士坦丁还能骑马冲在第一线。李锡尼手下的士兵又不傻,只要能选择,谁会跟着反派走啊,统统抢着投降君士坦丁。当时李锡尼逃亡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出口位置的一座城市,最初名叫“拜占庭”,后来改名为大名鼎鼎的“君士坦丁堡”,现在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自以为是的扫盲:土耳其首都不是伊斯坦布尔,是安卡拉。

# 766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4 楼主






不知道哪句话又触底线了。。

# 767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6 楼主

# 768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6 楼主

# 769 thomas19851026 2019-02-20 08:57 楼主

顶顶顶,我觉得这个程度,已经可以出成普通的小册子来翻阅了

# 770 格拉摩根一世 2019-02-20 22:34

顶顶,写的太好了。我想知道楼主心中对罗马皇帝综合能力的排名前十名是什么样的?凯撒和汉尼拔谁的军事能力更厉害?罗马如果和汉朝作战,哪边胜算大?

# 772 tourneur 2019-02-22 21:58

顶顶顶,当年我是玩帝国时代罗马复兴的时候对罗马史有了兴趣

# 773 VidorKing 2019-02-22 22:08

我也玩过,罗马不强

# 774 thomas19851026 2019-02-23 07:58 楼主